阅读历史 |

第二千零四章 回京(2 / 2)

加入书签

“许大哥你高看我了,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住在美国注册了一个公司而已,钱一分钱还没赚到,反倒是先砸出去了几百万美元。”说到这里的时候,段云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无奈,只听他接着说道:“可能是我以前在国内创业的时候走的太顺了,但是在美国,竞争压力可比国内大多了,有时候不光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背后还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国家层面科技,经济和文化软硬实力的较量,复杂程度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你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深入的。”听到段云这么说,许少强赞许的点了点头,只听他接着说道:“有时候国际企业间的竞争,确实不仅仅停留在商业本身,也是各个国家国内的竞争,除了工业,科技要发达之外,文化产业必须跟得上去,日本这方面就做的很好,他们的很多文化,比如动漫和电影,在全球都非常受欢迎,这也让他们本国的企业在国外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好感,还有就是政治方面……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你这样一家民营企业能够掌控的,所以你们在国外发展,肯定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我一直在告诫自己要有耐心。”段云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其实这次我们在美国发售的新产品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但前期想打开市场,也确实需要大手笔的投入,另外,我们在美国市场投放的产品太过单一,后续的产品研发也必须要跟得上才行,估计没有个一两年的时间,很难在美国市场专门脚跟……”

“一两年时间?哪怕你花费五六年时间能在美国站稳脚跟,那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许少强感慨了一句,只听他接着说道:“我感觉你还是低估了打开美国市场的难度,之前我们保利公司这边也曾想开拓美国市场,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在美国总共赚了不到600万美元,但前前后后,已经投资了近千万美元……”

“保利公司也在美国市场卖过东西?”段云闻言,一脸惊讶的说道。

在段云的印象中,保利公司一直都是一家军工企业,主要客户来自于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出口的产品都是国内军工厂生产的枪械及其他的轻武器,也曾经出口给中东“狗大户”一批弹道导弹,但那都是特殊案例,基本来说,还没听说过保利公司在卖过什么东西。

但实际上,保利公司最早的时候,主营项目确实以军工武器为主,但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也曾经试图将一些军用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并且将部分产品销往国外,从而为国家发展赚取更多的宝贵外汇。

不过保利公司这种军品转民品的转型并不算成功,从技术角度来说,军用技术转为民用技术其实并不复杂,但是从商业角度来说,做军工生意和民品生意完全是两种商业模式,前者针对于各国的军方和政府部门,后者面向普通国民和消费者,而保利公司内部并没有多少擅长商业的高管,这也就使得在过去的几年里,不光没有为国家赚取外汇,反而还亏了不少钱,主要原因就是出在保利公司这些体制内的官员,并没有适应当前国内外的商业竞争模式。

军工产品只需要和国外的一些政府军方部门进行直接沟通,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协议来达成,但是民用品的生产,销售,就要复杂的多,这并不是保利公司擅长的领域。

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因为保利公司是央企,是国有,无论盈利还是亏损,都有国家进行兜底,盈利的钱也进不了私人的腰包,所以对于保利公司很多体制内的官员来说,他们没有动力,也不愿意冒险,这也是导致其商业转型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保利公司要是有你这样的商业天才加入,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许少强感叹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