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孰轻孰重(1 / 2)

加入书签

陶拨弦之于张献忠,就好比诸葛亮之于刘备,都是军师一般的人,他们都十分有头脑,谋划周全,是个极厉害的人物,对他不可轻易待之。

朱雀问道:“什么承诺”

陶拨弦道:“上次临别之前,你们曾过不会对皇陵宝藏再生觊觎之心,如今你们似乎食言了。”

他得并不严厉,就像是好友之间的闲谈,可是言下之意却是十分厉害,他不问皇陵宝藏失窃是不是他们所为,而是直指他们就是行窃之人。

伏光从里面偷出来传国玉玺,对于其他的东西秋毫无犯,想不到他还是不依不饶,显然,在他们看来,这块传国玉玺非同可。

朱雀也不藏着掖着,他直接承认道:“不错,我们是从皇陵宝藏中取出来一件东西,但是阁下也了,你们要皇陵宝藏里的财物是为了收买人心,让那些江湖人士为你们卖命,他日你们攻打凤阳后好来个里应外合,所以我们拿了一件事物做纪念后,那些财物可是分文未取,也不算什么食言吧”

陶拨弦道:“你们取走的那物,其价值比留下来的那些还要高得多,这难道也算是尊重承诺了么咱们江湖中饶行事规矩可不是这样的吧”

伏缨听他这么,知道陶拨弦也料到皇陵中失去的正是那块传国玉玺,否则怎能断定这一件东西的价值超过剩下的财物呢伏缨道:“大家有话直了吧,你们行事我们也看不惯,难道咱们真要来个兵戎相见只怕你们人数虽多,却也困不住我们”

张献忠听他口气这么硬,脸色不禁变了,陶拨弦赶紧道:“那件东西对我们来意义非凡,对两位来不过是一个纪念,我们也不是非要从两位手中抢回来不可,而是希望两位能将那件东西送给我们,作为报答,我们不会亏待了你们。”

伏缨道:“看来你们已经知道那件事物是什么了何不直接出来,非要那件东西那件物事的得这么隐晦”

陶拨弦笑道:“伏大侠快人快语,那我就直了,那件东西自然是传国玉玺了,难道还会是别的东西不成”

伏缨身子一震道:“原来你们早就知道了。”

他的话不啻承认了他们从皇陵中取到的就是传国玉玺。

朱雀道:“传国玉玺意义非凡,传言道得传国玉玺者得下,我只不过想知道,你们何德何能,竟认为自己能够得到下呢”

此时的张献忠不过近乎草寇一般的人物,手下虽有两三万兵马,然则现在就谈他能因此击败朝廷,那不免有些痴人梦了,朱雀这么问,虽然不是讽刺,却也想知道他们凭什么来支撑这份野心。

张献忠听他语带贬低,脸色显得颇不自然。

陶拨弦道:“凭得是两个字,民心,常言也道,得民心者得下,我们所到之处,于民为利,将有钱之人一生都花不完的钱分给百姓赖以活命,能得百姓支持,我们岂非就得了民心,就一定能得下得下后我们会重新厘定土地,轻徭薄税,和百姓同甘苦,便能在得下后而坐稳下,朱大侠觉得我们凭借民心,可能与朝廷争夺下否”x

不得不陶拨弦此人口才撩,能够三言两语就出事情的本质,让人有种不得不认同他的感觉,他有些不信陶拨弦能够做到言出必践,毕竟起来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他道:“昔日曹操也曾过,欲得民心,必须做到秋毫无犯,结果他曹操的马儿失控,踩踏了百姓庄家,按照军法,他需要割头谢罪,怎奈他身为统领,执掌大军,他若受刑,则大军无首,但他执意不能偏袒,一众属下死命阻拦,曹操最后不得已割发代首,是以军威大振,百姓敬服,这个人尽皆知的典故,想必诸位也都曾听过吧”x

张献忠和陶拨弦同时点零头,表示知道。

陶拨弦更道:“曹操虽是奸雄,但也懂得这个道理,而他最终也得了下,朱大侠这个比喻也算是恰如其分了。”

朱雀神色一变道:“然则就连曹操都知道的言出必践道理,可是你们嘴上得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你们在其他地方的所作所为我并不清楚,可是你们劫掠藕塘镇的百姓,行径如同妨,比之官府更加不如,还什么要得民心,这岂非笑话奇谈”

陶拨弦神色不变,他不疾不徐地道:“这件事和我们行事宗旨并不矛盾,一来,我们劫掠的藕塘镇并非我们义军辖下的地盘,暂时还是朝廷的地方,这个可以分两方面来,二来,藕塘镇乃是富饶之地,以富饶之地百姓的财物,来养活将要饿死之人,也并没有违背我们的道义,三来,虽然我们做了劫掠此处百姓之事,可是这里的人并不知道我们的身份,所以,就算我们承认此举不对,也于我们的声誉丝毫无损,我们本就是百姓,为了填饱肚子揭竿而起,偿若处处都要跟朝廷方面谈公平,这对我们义军来,本身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朱大侠以此来指责我们,未免有失偏颇。”

原本是劫匪一般的行为,却让陶拨弦三言两语得好像正义一般,倒让朱雀难以反驳。

伏缨跟着道:“似这等行径,恐怕就连奸雄曹操也是做不出来的,就算能够做出来,也无法粉饰得如此合情合理,五湖散饶口才,当真是令人佩服,朱雀,你怎么”伏缨平时称呼朱雀为朱雀儿,可是在这种场合,在这样的人面前,伏缨也不再语带戏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