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九十章 这口锅有点大,甩不出去了(1 / 2)

加入书签

“这还款能力不够的人呢,就被这些银行机构评为了次级信用的人。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赚钱能力有待怀疑。

可是为了挣钱,这些银行根本就不理什么特级次级了,只要有人接,咱就借。

老百姓一看,哟呵!还有这好事?那就借呗!反正到时候我有钱就还,没钱你又不能杀了我不是。

于是就疯狂的从银行借钱消费,买房子,买汽车,只要看得见的东西,而又觉得自己需要的,那就是一通乱买。

至于用不用的着?那玩意谁去管那事啊?

于是这问题就来了!

本来这些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用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者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违约是很容易发生的事。

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即可,不亏还赚。

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就不容易实现了。

这样的事情,一起两起还没事,但是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这危机就出现了。

丑国的次房危机的苗头,其实早在年前就开始了。

只不过从苗头的发生、问题的累计到危机的确认,特别是到贝尔斯登、丑林证券、叶旗银行和散丰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对外宣布数以百亿丑元的次贷危机损失,只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我就知道这次的危机,差不多要正式开始了!

只不过现在看来,由于这次次贷危机的涉及面广、原因也非常的复杂、作用机制还比较特殊,持续的时间可能会较长,产生的影响也会比较大。

具体来说吧,这事有三方面的原因,才引起了丑国佬的这次次贷危机。

首先,它与丑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丑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

从2001年初丑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丑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

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

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

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丑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

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

其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

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从2004年6月起,丑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