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章 戌时之约(1 / 2)

加入书签

ntent

承乾宫。

“宫人将徐太医藏放药箱中的帕子抖搂出来,到处宣扬太医与后宫小主有染,本是以讹传讹,过去也便算了,谁知越传越绘声绘色。臣妾认为,再由着这么传下去影响不好,不查一查总是难以堵住悠悠之口。”佟佳氏带了帕子来呈上,向康熙禀报了这件事。

她先是大致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康熙随手抄起来,瞧瞧上面的句子,陷入沉思。

“皇上手中的帕子,一个是刘太医的,一个是隆科多在星辉阁搜到的。”佟佳氏道。

提起星辉阁,康熙眼角微动,闪过一丝异色。“结果如何?”康熙问道。

佟佳氏瞧在眼里,道:“刘院使和德贵人一并咬定,那帕子是刘太医捡的,臣妾也有细问,说是替她诊脉的时候,在园子里捡的,因为赶着要去给僖妃诊脉,便仓促带在身上先行走了。”

“既是问清楚了,为何还要拿给朕看?”康熙再度将帕子放下,道。

“据说刘太医先前在没有蕙嫔允准的情况下,私下里去星辉阁给德贵人医病。”佟佳氏道:“奴婢怕有什么处理不尽善的”康熙明她的意思,她是想说,虽然目前审问走向可以断定二人清白,但心下还是没底,怕往后真的再露出什么蛛丝马脚,留着这两方帕子也是个依据。

李德全今日当值,斟上两杯茶递上来,默默退到一边去,留心听着皇上和佟贵妃的对话。

他心下知道,景瑜是四皇子的生母,现在胤禛又归贵妃抚养,身份虽说不贵重,但也算个潜力股。

现在好了病,皇上曾低调的去过她那里几次,虽说为人不张扬,却是受皇上眷顾的一个——这个,旁人不知,敬事房的太监还有几乎时时伴驾左右的师傅梁九功和他李德全却是清楚得很。

景瑜对这个李德全也是早有留意,她知道梁九功伺候康熙多年,表面温顺恭亲,背地里确实不少人骂他仗势欺人。

对手下更是暗下里克扣索要,下面的人全都敢怒不敢言。

尤其这几个徒弟,被他额外青眼,不拔光身上的毛怎会有这等好事,能获他一力提拔?

前世,她记得李德全是康熙的御前大总管,对梁九功未有耳闻。

可见,往后的大部分时日里面,李德全才是真正得势那一个。

但目前为止,宫里的这些主子娘娘们,无不倾尽囊中所有,去讨好梁九功这个御前红人。

据她的观察,李德全此人虽说油滑,但并不世故。虽说有些小聪明,但绝不是小气计较之人。且完全不似梁九功的其他几个徒弟,一见着蕙嫔、僖嫔这样位分高的就摇头甩尾,见着她这样的透明小贵人基本不怎么尔睬。

李德全对她是一直毕恭毕敬,从未表现漠视冷眼,这是她回忆身主先前记忆,尤其是落水痴傻之后的记忆,见了太多人情冷暖,所能窥见极少数一个特别的。

也正是看准这点,她才决定烧一烧李德全这个冷灶。

李德全自是聪明,领会起她的意思来全无障碍。

其实对于李德全来说,这位主子唯一需要用到他的,便是皇上的行踪,或是需要的时候递上句话,无需做更多。

这个小主前几日捧着珍贵人的赏物‘御赐如意’来向皇上陈情,可见她做事前后顾全,是个仗义之人。

并且皇上给了她好大面子赦免了珍贵人,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说明,皇上心里是在意德贵人的?

李德全知道,皇上不是简单的一般人,他的心思很难被人琢磨透。自打‘打茶’一事在吃了一记教训,他日日都在学着观察皇上的情绪、喜好及一举一动,甚至私下里还去通读皇上的文章、诗词他的所有喜好,说不上了如指掌,也算是略通一二了,这比起现在的粉圈,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景瑜私下找到李德全,问贵妃娘娘找皇上说了什么,有没有提起她与刘太医的事。

李德全道:“贵妃今日将那两个帕子呈给皇上看,跟皇上说了事情的原委。”

景瑜凝眉,道:“皇上什么反应?”

李德全道:“呃,贵妃仿佛还是有些对小主你不放心,不过小主莫要担忧,皇上虽说没怎么表态,但原话说,‘贵人生病,到处请不到太医给诊治,贵妃是不是该过问一下是何原因?’”

景瑜听这话一愣,半晌才回过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