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九章 章纸论誉(1 / 2)

加入书签

七月三十,都护府月末休沐。

神尉军副尉主燕叙伦坐于华丽的织毯之上,边是喝着香茶,边是翻看着一卷书册。

他今年五十九岁,不过保养的很好。眼睛有神,鬓角丰满,皮肤光泽明亮,脸上皱纹也很少见,再加上久经锻炼,丰实饱满的肌肉,表面看去不过三十出头。

由于书册是印刷出来未久就送至此处,所以上面还飘着一股浓浓的油墨味,但他似一点也不嫌弃,一页页仔细翻看着,时不时还点下头。

这本书上所用的并非是天夏文,而是他请裘学令用了二十年时间,从古老树皮书里翻寻并整理出来的一种古代文字。

据裘学令考证,这就是安图科人,也就是安人的祖先所用的文字,他现在称之为“安文”。

燕叙伦自己的名字是典型的天夏人名,可他其实是一个安夏混血。

在神尉军中,现在到处充斥着这样的人,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识天夏文字的土蛮,只是取了一个天夏人的名姓,譬如被张御重创的苏匡就是如此。

所以现在的神尉军,不论从出身还是从自身的利益上来看,都是最害怕都护府与天夏本土取得联系的一群人。

门庭外有金铃响起,一名役从走了进来,躬身道“尉主,肖先生来了。”

燕叙伦放下书册,道“请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自外面走进来一个拿着折扇,身着直裰,二十七字语言,那些老顽固很可能已对他改变了看法。”

教化土蛮,布德四方,用传统守旧派的眼光来看,这是比言语退敌还要了不得的加分项,只这一点就可以将自荐之事忽略过去了。

实际上肖清舒现在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张御居然能让土蛮主动提出学习天夏的文字语言自都护府立成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

有人说这是杨璎的三万大军的功劳。他却对此嗤之以鼻,都护府到来时,军威不是更盛也没见哪个土著部落主动提出这个要求。

燕叙伦听他这么说,却是丝毫不急,笑盈盈道“肖先生,我相信你一定是有办法的。”

肖清舒一笑,这时他朝左右看了眼,旁边的役从很有眼色,立刻端来一个铺着锦垫的软凳,他坐了下来,道“其实也不是没有突破口,士议不光要靠都堂风评,也要看民间口碑,”他拿手指对下画了一圈,好像搅动什么,“这里就有操持的余地了。”

燕叙伦点点头,道“肖先生请继续说。”

肖清舒打开扇子扇了两下,道“想要败坏一个人的名声,莫过于从他的德行下手,过去多少人,就是栽在了这上面,这也是屡试不爽的招数。”

燕叙伦道“可肖先生你也说了,这个张御是一个修士,生活简朴,品行上恐怕找不到什么污点。”

肖清舒嘿嘿一笑,道“人无完人,就看我们愿意下多大的功夫了。”

燕叙伦听出他一语双关,大方一笑,道“肖先生既然有把握,那这件事就交给肖先生了,若是事成,价钱随便先生出。”

“好”肖清舒精神大振,他拱了拱手,道“那我就勉为一试了”

肖清舒与燕叙伦别过后,就回了自己宅子,下来几天时间,他都在着手翻找张御的过往。

这些东西很难查,不过他仗着自己兄长是司户主事,通过收买和威吓等手段,暗中逼迫一名司户衙署的事务官吏,将张御的一部分路贴文书抄录了出来。

他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张御自进入学宫后,就几乎没有任何记录了,唯有在乘坐大福号前出现几个地方,可是那里太过偏僻,很多地方都荒废了,自己根本不可能去调查。

倒是大福号的路贴记录上有一些地方语焉不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