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 未来科技(2 / 2)

加入书签

卞世想了想,将自己的三大模块擦掉了一个,正是“黑科技”。

“三个板块太麻烦了!从现在开始,化学和生物分别并入生产框架和理论框架!”

想了想,卞世却又觉得不够完美,便将“理论”二字改成了“科研”。

“现在的化学虽然是化工为主,但科研部分也还是有的。玄力虽然尚未解析,但说不定也有利用的一天研究和生产,区分开对待好些。”

目前而言,卞世还是缺“生产”方面的内容。

没办法,地球时代的理论技术实在是太领先了,领先到地球自己都很难普及自己理论框架中的一些内容。卞世现在连电力都没普及,却连车床都造出来了,这是明显的失衡。

要是老实巴交地按科技树来,卞世当然是要先点蒸汽机再点电动机,然后才能点车床的。但是自从卞世用两个超人级劳动力赖皮跳了科技攀出了机床之后,蒸汽机这部分就可以直接跳过了。

蒸汽时代的最大贡献就是铆钉结构和机械加工,没有这些超人类的力量,凡人们就连无缝钢管都造不出来,没有无缝钢管也就自然没有冲压机。但因为卞世现在有了冲压机,蒸汽机就显得很蠢而很没必要了,直接弄电力就成。剩下的东西,只要提供动力就可以用车床完成,再点蒸汽机反而是一种倒退。

而且最重要的是蒸汽机是要烧煤的!

那么多的煤,卞世上哪挖去?要发电的话水力足矣,火力发电便宜?抱歉那是相对地球而言,地球是有人力缺技术,可卞世现在却是有技术没人力!

“不过在电力之后我的生产也可以算是差不多了。到时候要是再想要新的生产力,可就不得不好好考虑考虑未来科技的事情了。”卞世咬起了笔杆。

对于卞世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集成电路对他来说还属于未来科技的范畴。

这就导致了一些眼界上的问题。

“那么在人工智能和超导体两条路线中间我到底该走哪边好呢?”

科技树的残缺,模糊了卞世心中“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界限,更模糊了“低温超导体液氮温度以上”和“常温超导体”之间的界限,这让他很难选择科技树。

因为凭卞世的推测,他觉得集成电路也就是他认为的人工智能还是比超导体更离自己近一些

毕竟低温超导体出现在21世纪,大屁股电脑却出现在90年。

“那么果然我还是选人工智能更合适些吗?”

但是卞世又觉得不太对。

科学这套“功法”最强大的地方在哪里?在于“体系”。

在一个科学体系里头,科技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勾连的,当初卞世惊为天人的火力发电机和蓄电池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他一度以为蒸汽机这项科技要陷入瓶颈的时候,蓄电池却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科技之间会相互促进、相互加速对方的发展、相互强化对方的威力,这才是最棒的地方!

比起白送卞世一个科研需求99999的五级科技来说,他宁愿选择9999个需求为10的一级科技,在一个体系内,科技的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谁说我一定要把科技树攀到头不可呢?”卞世不禁笑了起来。

先点集成电路科技,利用计算机管理发电机和其它工业。然后研究到一般再转头发展常温超导体。然后利用超导体方面的成果应用到集成电路上,一举实现人工智能的大突破!

“妙!这才是我的工业体系应有的样子!”

卞世笑着,将其记录下来。

然后他抬头看了看天,却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他整理了一下行囊,卞世就着恭少龙脚踩的白炽灯又看了一小时左右的书,这才上床睡觉。

然而闭上眼睛之后,卞世却又有些睡不着了。

集成电路、超导体、人工智能、核聚变未来的钥匙,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当然,就差那一笔学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