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 机器人、恐怖谷、拥抱及飞翔(1 / 2)

加入书签

一只黑猫蜷身缩爪,蹲踞屋檐上,当它盯见灌木丛中一只只反季节的湛蓝色蝴蝶的飞舞时,便矫健越下,惊扰屋檐下少年人的沉思,让他的目光随着这超俗的黑猫而动。www.126shu.com

来自世界各个地方的人们,围着这少年人,神色恭敬,席地而坐,或深思,或惘然,专注热烈相谈。

此前在一小岛海岸上被发现的摩瑞·泰布罗特的状况很糟糕,经过急救后,仍然昏迷不醒。他的生命特征有不同寻常的地方,因此,最初发现摩瑞的俄方与后来追来的美方在摩瑞的处置意见上产生了不小的摩擦,后由TPC出面调停,以摩瑞属于TPC合作研究者的名义暂时看管。

这事被四处走动的提耶利亚发现后,拷贝了一份相关资料。

这边,刹那则在世界目光的中心。

他翻过文件,点头认同。

“你们的方案确实不错。”

作为日本政府哥斯拉对策部门临时负责人的矢口兰堂低头,示意谦卑。

在陈述日本方案之前,先谈谈对哥斯拉细致的研究中,人们对该体哥斯拉的生物形态的阶段之分。

第一阶段的哥斯拉是被原子战争结束后的美军在沿日本海底原子战争遗迹探索中发现的。那时,这游动在深海的“大恐龙”就已经被确认为是一种太古生物。美军通过生物代谢与海洋生物分布,确认哥斯拉在二战以前一直在人类暂时无法抵达的深海区域徘徊,直到柏林沦陷前后被原子战争的核物质泄露吸引靠近大陆。

百年后的今天,登陆东京的哥斯拉其如蛇蠕行的样子被称为第二阶段,被认为处于水生生物到陆行生物的渐变期,器官的分化演变进程很明显,具有两栖类特征。紧接着直立的哥斯拉被单独化为哥斯拉演变的第三阶段。最终以原子吐息(高热高速带放射性粒子流)毁灭大半东京的则被称为该体哥斯拉的第四阶段。

这一阶段的哥斯拉凭人类的工业力量已无法直接抗衡。

但它仍然遵守生物的许多规范,譬如需要利用血液循环与背脊来冷却自身原子炉产生的高热。尤其是放射原子吐息以后,假如无法及时自我冷却,要么哥斯拉的原子反应可能会出于它的自我保护而紧急停止,要么发生巨大的体内破坏。

研究倾向于前者。

认识到这点后的哥斯拉对策部门在与TPC的联合研究中猜测可以使用血液凝固剂阻碍哥斯拉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使哥斯拉的原子反应趋于停止,使之休眠。

“针对哥斯拉的血液凝固剂在最初我们就以TPC渠道联系全世界的化学工厂完成,但问题在于我们无法将血液凝固剂注入哥斯拉血液循环系统。”

矢口兰堂陈述道。

人类目前所有常规武器都无法撕破哥斯拉的表皮。以镁射线为代表的高能武器则在贸然的试探中使哥斯拉获得了相应的抗性。至于核武器……在核武器的直面下,哥斯拉或许可以存活,但血液凝固剂也无法保有其原本的性质。

“进化与演化乃是生命最大的武器,这代表着它们可以凭借时间最终战胜一切!即使不再能保持原本的模样,只要自然法则允许。假如哥斯拉的进化速度稍微放慢,人类也不会如此棘手。”

住院中使用远程联络参与作战的哈里·谢顿感慨。

“也不可能压住哥斯拉,把血液凝固剂往它嘴里喷吧?”

志村祐介无奈摇头。这个可能经过计算,最终被否决。

在多次使用原子吐息后的哥斯拉似乎越来越习惯于使用这份力量。人类已经无法猜测其使用极限。现今徘徊在东京废墟的哥斯拉对人类世界的一切可移动造物都极其敏感,只要接近,便是一道深紫射线冲上天来。至于洲际武器更是会被拦截在半空,比人类一切导弹防御系统都要精密。

“正如你建一博士所猜测的,E04的感知超卓,其体内原子反应器官甚至可以破坏电磁网络,连卫星信号都会受到大幅度干扰。”

直到一位异界来客的到访,全部问题如日出雪融。

西元二零四六年十月二十五日,莫斯科红场之上,人类与来自异界地球的访客签下约定。

“最终我可以提供两个方案。”

在人类世界准备的议厅中,坐在首座的异界来客说:

“一是彻底消灭哥斯拉,我可以保证人类世界不会因此产生核废土。第二则是延续日本方案发展,使哥斯拉进入长久的休眠期。选择在你们自己。”

底下的握有权利的人类精英们面面相觑,私下又是激烈讨论,又是投票,在第二日最终选择了方案二。

这倒有点出乎刹那的意料。

高松翔解释道: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未知的危险实在太多,若想要度过,任何力量都不能错过。”

“哥斯拉在你们眼中,也是可以利用的助力吗?”

他问。

人类世界已经无法利用电子设备直接获取哥斯拉的实时情报,只能勉强得知哥斯拉的行进动态。

“或许也有作茧自缚的可能吧,但这就是螺旋的鼓动,我们不得不做。”

螺旋、对生命的鼓动,出自螺旋教典的说法,刹那在翻阅过非正常档案后,也阅览过此书。

但显然,人类似乎并不像向刹那全盘拖出他们的打算。

不过这少年人也不在意。

“那么就定下吧。”

全世界上千高级工厂分别得到各自负责部分零件的制作图纸,接着被运往南千岛群岛组装。

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体优美的圆锥状物。

「拟太阳炉」。

被异界来客如此称谓的事物。

虽然其制作经过人类的双手,每个部件的图纸都被分析研究过,但其运作原理【对「拓扑缺陷」的模仿】,人类仍然难以理解。

不同于科纳家族私下研究的最初,这是来自二十四世纪最为成熟的「拟太阳炉」制作工艺。

但拟太阳炉启动的第一次启动实验仍然超越了人类想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