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1章 女皇子27(1 / 2)

加入书签

别说他们跟崔家签订了买卖契约,现在他们反悔,是刁民,换你们家,你们愿意把十五两银子的田地,一两卖给人家,然后对方还一直不给钱,让你没了田地变成佃户,想种自己的田地,还得给崔家租子,租本是自己家但现在变成了崔家的田地啊,这种契约,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就是标准的强买强卖吗?

不错,崔家从老百姓那儿强收来的田地,基本上又让那些老百姓租种了,当然了,产权变成崔家了,所以那些老百姓要种的话,是要交租子的。

自己家好好的良田,变成崔家的了,种还要交租子,就说说这些人家气不气吧。

以前他们不敢说什么,现在看崔家要倒台了,不告发崔家才怪了。

因这类告发的人员太多了,三司立案写的案本,都要一个仓库才能放的下。

且这么多人告状,老百姓怨声载道,朝廷也怕激起民愤,所以崔家的事处理的很快,很多人被斩首,其中就有参与强买强卖的崔家人,以及听从崔家命令,将老百姓田地契约收上来,交给崔家的知府知县等。

这些人肯定是要处理的,要不处理,将来这事传到其他地方老百姓耳里,老百姓会对官府失去信任的,那还得了。

崔家倒台后,琳琅选了一个自己早就看好的人,当了首辅,这人既有能力,人品也还过得去,想来当了首辅,配合自己以后的行动,能将大燕搞的更好的——这人不敢说百分之百品行高洁,毕竟水至清再无鱼,但已经不错了,毕竟既要品行好,还要有能力,这样的人难找啊。

然后又将从崔家没收来的上百万亩田地,免费租给了没田地的老百姓耕种,当然了,崔家从老百姓那儿抢来的田地,自然就还给了老百姓。

而经过两年的发展,玉米土豆红薯等物推广成功,老百姓现在会饿死的越来越少了,不说过的多好吧,但基本上实现了温饱。

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年通过种种手段,从一些坏了事的官员那里抄来了大量土地,然后免费租给了没田地的老百姓耕种,再有一些没田地的老百姓,又去了那个大岛生存,所以现在有田地耕种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了。

另外,赶走了胡人,弄到了不少土地,也分给了内地移民过来的没土地老百姓。

移民去大岛,要飘洋过海,他们害怕海上有风险,不敢去,但移民到北边,他们还是愿意的,虽然北边冬天冷,但夏天还是能种粮食的啊,新出的玉米土豆,都是能种的,那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种玉米土豆,老带劲了。

这些被胡人占去的土地,之所以无主,说起来也可怜,一些其实是有主的,但当时胡人来,一些人被胡人杀了,一些人被胡人抢到了胡人那边,还有一些跑到了内地,也不打算回来了,所以这些土地收回来后,便成了无主之地,朝廷收到后,就重新分给了内地没土地的老百姓。

因胡人节节败退,如今已按琳琅猜想的那样,退到了西边大湖对岸,琳琅也没追了,随他们在大湖对岸生活;大湖这边,都是大燕的土地了,没什么异族侵扰,就是有些异族,人也很少,不会对大燕造成什么影响,所以内地移民过去的老百姓,看那边很安全,也就放心过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