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8、找谁来卖房(1 / 2)

加入书签

中年男人已经递上了名片,郑国强没反应过来,陈凤霞先接手看。

不是银行,也不是什么其他单位,就是房地产公司。

她瞧见熟悉的名字,在心里头嘀咕了一声。

原来他家这么早就进入江海市的房地产市场了,那可真算是正儿八经的老牌子了。

中年男人还在侃侃而谈:“郑老板请放心,先前银行给你们什么条件,我们绝对不打折。你放心,还有什么条件,只要我们能配合的,就一定会想办法配合。”

郑国强懵了。

这个他们是不是找错人了?好不赖赖的,他们家怎么就专门成了替别人卖房子的了?

他还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妻子就催促他:“行了,你先上班去吧。这事儿三两句话也说不清楚,别让人都等着你。”

那中年男人生怕他们打退堂鼓,赶紧想拦着:“不着急,我们开车送。”

卖房哪有上班重要!

郑国强直接挥挥手,半点而不留恋:“没事,跟我老婆说一样的。你们忙着啊,我先走一步。”

说着他脚步不停,匆匆离家而去。

陈凤霞招呼洗漱完毕,出来吃早饭的女儿:“明明,你能帮妈妈个忙,招呼今天早上的客人吗?妈妈给你发工资。”

郑明明的眼睛立刻亮了,满怀欣喜:“那我是不是也打工了?”

陈凤霞点头,笑容满面:“没错啊,一早上,我给你发5块钱的工资行吗?”

郑明明想了想,感觉太多了。

三伯娘一个月才400块钱的工资呢,每天不到15块钱。

自己如果卖一餐早饭就5块钱的话,那就比三伯娘还多。这不公平。

“4块钱吧。”小姑娘在心里头算了算,“我还可以帮忙准备中午要吃的菜。”

她可以择菜,也可以削土豆皮。

陈凤霞干脆利落:“行,成交。”

安排妥了女儿招待客人,她才转过头来朝登门的开发商点点头:“可以了,现在麻烦你说说房子的情况。户型如何?又是什么面积什么价位?小区的配套如何?有没有对口的学校?幼儿园呢,托儿所呢?”

开发商还在目瞪口呆她对女儿的安排呢。

什么做家务给零花钱之类的,就像外国电视剧里头演的一样。现在城里头也有父母这么做,但就是跟眼前的人形象不搭。

眼前这人不就是卖小吃的吗?连个正经店面都没有。

啊不,人家也卖掉了银行那么多别墅。

开发商代表赶紧收敛心神,认真接招。

可是对面的女人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一开始开发商的团队还能作出解答。等问到托儿所的时候,那中年男人都惊讶的挑高了眉毛:“还要托儿所啊?”

陈凤霞认真地点头:“这可是个加分项。现在各个国营企业自己办的托儿所,基本上都已经关门大吉了。双职工家庭,小两口如果没有老人帮忙的话,孩子谁来照顾?

你们小区里头要是有托儿所,就相当于免除了业主的后顾之忧。对你们的房子来说,是绝对的加分项。”

她扫了眼整个团队,摇摇头道,“你们恐怕没自己带过小孩吧?这养小孩有多难,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对整个家庭来讲,解决了孩子的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2/3以上的困难。”

看看面前这些人,全是大老爷们,估计回到家多半甩手掌柜,哪里会想到这些?

中年男人沉默了,摇摇头,也没吹牛:“我们没有托儿所。”

陈凤霞完全不惊讶,办托儿所可不是个简单的事。

这玩意儿相当烧钱,小孩子在那里吃,那里住,还要人照顾,哪样不得投入大笔的钱?

她家小二子现在上的托儿所,为什么只收政府机关家的孩子?那不都是政府的隐形福利嚒。

不然100块钱一个月,对社会公开招孩子。你看看门槛会不会被人踏破了?

陈凤霞笑了笑,也没抓着这点不放:“行吧,没有就没有,我也好跟人说清楚了。买房子不是小事,人家要是被诓骗了,不得堵着我家的门把我骂臭了哦。”

中年男人赶紧摆手:“不至于,我们有一说一,不搞坑蒙拐骗那一套。不管怎么样,买卖不成仁义在嘛。现在这批房子格局都是刚建好的,64平方的2室1厅是5万块,95平方的3室1厅是7万块,各家都附赠自行车库。”

郑明明趁着卖早饭的空歇,给几位叔叔加了豆浆。听到5万块的时候,她疑惑地抬高了眼睛,下意识地看向妈妈,嘴里问道:“房子是不是降价了?”

她记得夏天的时候爸爸说过,城里最便宜的房子得56,000才有一小套。

糟糕,房子要是降价的话,那以后会不会越来越不值钱?

陈凤霞对于房价敏感的很,听到女儿提问就反应过来她的意思。

降价估计是不会降价的,哪有这么快。

至于为什么郑国强说是56,000,人家却只卖5万块?

想都不用想,就明明她爸的个性,当初估计随口问了两个楼盘,就说最便宜的是哪个了。

指望他好好打听,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陈凤霞太了解丈夫了,居然都不生气。为了半年前的事情发火,她不是没事儿给自己找虐吗?

再说如果不是当初阴差阳错去了上元县,说不定她定下了太阳湖的房子,也想不到后面盖房等拆迁还有买别墅之类的事了。

算了,人生就是这样,处处柳暗花明,处处充满意外。

果不其然,开发商立刻否认:“没降价啊,一直都是5万块的。我们实在企业盖实在房,卖的也是实在价。”

开什么玩笑啊,说的好像他们的房子三文不值两文,要打对折销售了一样。

这可不行,一旦开了口子的话,后面会一泻千里的。

陈凤霞笑了笑,也不客气:“可这房子地方也偏,不在主城区,对不对?太阳湖那边够远的了。”

现在主城区的概念还小呢,就是老城这边。

开发商讪笑:“城市建设很快的,太阳湖也是主城区,各方面建设都到位快的很。”

郑明明没再留下来听这位叔叔吹房子多好。

听了妈妈的话,她就明白了,原来爸爸当初也没说错,各个地段的房子价格就是不一样啊。

陈凤霞感觉自己真是中国好妻子,这么在女儿面前维护丈夫的形象。

她也不耐烦听开发商继续吹牛,直接问了句:“有停车场吗?不是自行车,是小轿车。”

中年男人又愣住了:“停车场?”

现在能开得上私人轿车的寥寥无几。一辆车子比一套房还贵。小区设计的时候就没考虑停车场的问题呀。

有自行车库不就够了吗?

陈凤霞笑容不变:“国家经济在高速发展啊,说不定过不了几年,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了。小轿车又不是自行车,到时候总得有地方停吧。行,这个我也跟人家说清楚,暂且没有停车位。”

她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搞得一开始还胸有成竹的开发商代表到后面看自家的房子真是哪哪儿都有问题。

当初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设计的。

到今天卖不出去,好像真不是买房的人没眼光。

陈凤霞问清楚了情况,心里头大概有数,也没给个准话,就点点头表示:“那我给你们问问吧。我也得去实地看看,不然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那中年男人听她没推脱,就觉得这事儿看到了希望,立刻点头表示:“可以,你要去看的话,直接打这个电话,我给你安排车子。”

陈凤霞点点头,现场跟人说定了:“如果我带人过去看的话,你们也得派车子,说不定得派大车子,不然的话我这边不好安排。”

开发商代表巴不得车子派出去得越大越好,看房的人越多,买的人也就越多啊。

陈凤霞颇为热心,还帮忙出主意:“对看房的人也要有些鼓励,比如送点窗帘布或者是小家电之类的。现在不少厂里头还积压着布料床单被套四件套这些,开水壶啊电饭锅。虽然你们大批购买花不了什么钱,但是人家看到有东西送,也就愿意过来了。”

坐在旁边的年轻人有些担心:“那会不会有人天天过来免费领东西呀?”

陈凤霞笑了:“有人来不好吗?你在电视报纸上打广告要花多少钱?人家免费帮你们做宣传攒人气,你们应该高兴才对。”

中年男人点头:“没错,就发这些,上面印上我们的招牌。”

陈凤霞接话:“你们要是有需求的话,我可以介绍厂家。放心,我不收中介费,我就是吧,农民出身,小时候苦惯了,看不得任何东西被糟蹋。

我做姑娘的时候买个布买个什么电器都难得很,又是找人又是托关系的。可东西确实是好东西,花了大代价到手,我也高兴。

现在人家厂子不行了,仓库积了一堆东西,估计后面得当成垃圾处理。可这些都是正经好东西,就应该拿来给人用啊。要是被当成垃圾丢了,我想想都心痛。

既然你们一边有需求,一边又有供应,10块钱的东西卖5块钱,也比当成废铜烂铁三文不值两文的卖掉好。您说是不?”

中年男人笑了起来:“老板娘,你可真是善心人。”

先前开口的那个年轻人又想起了一件事:“可要是有人一直不停地免费领礼品怎么办?”

他们总不好直接赶人走。要是那人再拿出去卖,他们可不得活活怄死。

陈凤霞笑盈盈的:“要有人真这样,你们不愿意的话,就要求对方拿身份证过来登记。然后做成Excel表格,下次发礼品的时候,直接搜索一下。已经拿过礼品的身份证号码就不能再拿。”

年轻男子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你知道Excel表格?!”

眼前这个女人不就是个进城卖小吃的打工妹吗?她居然会用电脑,还说的头头是道!

陈凤霞脸上笑容不变:“我女儿在学电脑,我这个当妈的当然得跟着学了。不然我姑娘一有问题,我一问三不知,那我还怎么当妈呀?”

其实她的电脑水平,或者更具体点讲是学习机水平,只能是她家明明的学生,而且是最蹩脚的那种学生。

可她这么一说,对面的几个人立刻对她刮目相看。

难怪这个打工妹看着不显山不露水,跟她老公两个人一把头能够卖出这么多套房子。

原来人家是有真能耐的,时刻走在时代的前沿啊。

“行,我们回去再开个会研究一下。要是有需求礼品的订单,我们随时电话联系。”

陈凤霞也笑:“好啊,那我也算是做了件善事,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话从她一个打工妹嘴里头说出来,有些怪怪的。

不过人家能做出事情来,大概也不是普通的打工妹吧。

开发商代表一行人吃完了早饭,也不逗留,省得耽误人家做生意,就点点头道:“老板娘,你要是有休息的话,随时打电话。”

陈凤霞笑容满面,还主动拿了奶茶送给他们:“喝点儿东西润润嗓子吧,有消息我立刻打电话。”

跟人挥手道别前,她又笑着开口,“说实在的,我觉得你们的团队里头应该多些女同志。结婚的没结婚的女同志都要有,论其对家庭的关注,女同志要更仔细些。有些点,不是女同志,还真未必注意得到。”

那领头的中年男人愣了下,侧头思考了几秒钟,点头赞同:“老板娘果然真知灼见,我们考虑的真不如您周到。放心,我们回去以后就好好开会研究,尽快给您消息。”

等到客人走了,郑明明才跑过来问妈妈:“咱们还卖房子给我们同学吗?”

上次妈妈在学校卖别墅,可是大大出了风头呢。他们老师都找她打听,想看能不能也买下房子。

农民工子弟小学跟普通的学校当然不一样啦。人家可能还有指望福利分房,他们学校基本没希望。

陈凤霞笑眯眯的,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声音温和:“不仅仅是你们同学跟老师哦,妈妈还得想别的办法。”

郑明明惊讶不已,好奇得不行:“那还能卖给谁?教练爷爷跟教授奶奶吗?”

他们已经都在灯市口买了别墅。他觉得他们不会再买了。

陈凤霞点了点女儿的鼻子,笑容满面:“来,你猜猜看,妈妈打算把房子卖给谁?”

这事儿已经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范围,直到三伯娘过来,她们结束了早点生意,郑明明逗着弟弟玩的时候,小姑娘依然没有找到答案。

陈凤霞拿起了电话机,笑眯眯地点拨女儿:“好了,妈妈给你个提示,妈妈马上要打个电话。”

打到哪里,要找谁?

打到医院,找小赵啊。

在顾主任的关照下,小赵的母亲这个礼拜总算排上了手术,前两天已经开完刀。

她手术做得顺利,术后恢复得也不错,现在已经能够下床,靠着床边慢慢走几步了。

眼下就是等病理报告结果,再看下一步究竟要不要上化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