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买个别墅吧(2 / 2)

加入书签

陈凤霞跟不上女儿的节奏,直接瞠目结舌:“啊?”

郑明明却一本正经:“小宇哥哥的爸爸在外头有人,肯定会对小宇哥哥跟他妈妈不好。他又高又壮,要是打起来,月仙婶婶会吃亏的。可如果婶婶会武功的话,他就打不过她了。”

陈凤霞呆若木鸡,已经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女儿的话。

女儿成长得飞快,自己这个当妈妈的都跟不上了。

郑明明却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没错,她今天看到的书上有一个成语叫未雨绸缪。

她查过字典,知道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

学了功夫不就是绑牢了门窗吗?到时候就算风雨交加,那月仙婶婶也不怕了。

陈凤霞听女儿一五一十的分析,却笑了,意味深长道:“明明,有的事情不是光用功夫就能解决的。月仙婶婶是大人,她有自己的打算。盖楼房就是她的绸缪。”

郑明明疑惑,房子怎么能够打败小宇哥哥的爸爸吗?他那么高那么壮。

陈凤霞看女儿被难倒的模样,忍不住起了促狭心,故意逗小姑娘:“他再高再壮也打不倒房子呀。”

郑明明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那是月仙婶婶的房子。到时候他要是敢打她的话,她跑回自己的房子把门锁上,他就没办法进去了。”

陈凤霞这回真乐了,别说,女儿想象力丰富。这种解释还真有点儿歪打正着的意思。

郑明明又点头,自言自语一般:“要是来不及跑过去的话,跑到我们家楼房里也行。我们不放小宇哥哥的爸爸进来。妈妈,那我们想办法多盖几栋楼房吧。”

陈凤霞点头,痛快地答应女儿:“好,我们多盖楼房,给你小宇哥哥跟月仙婶婶也留好位置。”

大女儿这才放下心来,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然后她又“哦”了一声,恍然大悟:“我知道吴若兰妈妈为什么不跟他爸爸离婚了,肯定是因为她没自己的房子。离婚走了,她就没地方待着了。”

陈凤霞想跟女儿解释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但又感觉这事情有些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郑明明已经自顾自地点头,语气笃定:“没错,就是这样。他妈妈没有自己的房子又不挣钱,他爸爸打她,他她都不能躲。不然跑出去了,她要怎么生活?就跟娜拉一样。”

陈凤霞开始晕头转向,娜拉又是谁呀?他们班同学吗?可既然是小学生,那肯定是父母养啊。难不成她离家出走了?

郑明明噗嗤笑出声,眼睛都笑弯了:“妈妈,你不知道娜拉吗?娜拉就是《玩偶之家》里头的人啊。她丈夫不尊重她,她离家出走了。不过鲁迅有篇文章叫《娜拉出走以后》,说她离开了家也没出路,因为她没有谋生能力。”

鲁迅先生,陈凤霞倒是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上学的孩子,就没有不知道鲁迅的。

可是她女儿现在才上四年级,就开始读鲁迅的文章是不是有点早了?还有那个什么《玩偶之家》,听着就感觉好复杂。

陈凤霞唏嘘不已,现在小学生的世界就已经这么复杂了吗?还是她家明明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啊。

她实在没能力在娜拉的话题上发表意见,就只能根据女儿描述的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女人得有自己的事业啊。这样就是碰上糟糕的事了,还有安身立命的地方。”

郑明明眼睛亮晶晶的,语气骄傲:“就跟妈妈一样,是不是?以后我也会和妈妈一样的。”

陈凤霞感觉愧不敢当,立刻认真地强调:“你会比妈妈更出色,将来你一定会是最优秀的姑娘。”

她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为自家优秀的儿女打下基础,尽可能向上托托,好让他们站得更高。

嗯,站在高楼大厦上才能看得更远啊。

所以,还得想办法盖楼。

至于要怎么盖,那再想办法吧。

她给自己打气,带着儿女坐车回市区。

临下公交车的时候,陈凤霞又叮嘱了一句女儿:“你不要跟小宇哥哥说他爸爸妈妈的事,知道吗?”

这事情要不要让那孩子知道,得胡月仙自己决定。他们不应该插这个手。

郑明明不假思索:“我才不说呢,我不在背后说人。”

陈凤霞扑哧笑出声,就盯着女儿不说话。

郑明明却半点儿都不心虚:“妈妈不是外人,我只告诉妈妈。”

当妈的人笑着点头,肯定了一句:“对,今天你表现就很好,没有当着月仙婶婶的面说她被打得鼻青脸肿。”

不然自己真是要尴尬得挖个地洞把自己当成白菜萝卜藏进去了。

郑明明毫不犹豫:“我才不说呢,月仙婶婶都把自己打扮成那样,肯定是不想让人知道啦。”

她才不傻呢,没事让别人不高兴。

就好像他们班的吴若兰的妈妈,人家被打成那样,自己偷偷摸摸的去医院,肯定不愿意闹得满城风雨啦。

结果陈志强他妈妈是个大嘴巴,看到就看到了呗,还非得跑回家告诉她儿子。

呵,陈志强的嘴巴比他妈妈还大,立刻传的全校都知道了。

那段时间吴若兰恨不得杀了他,因为好多人都拿这件事到吴若兰面前去说嘴。

“我就不说。”郑明明骄傲地告诉妈妈,“吴若兰说要跟我当好朋友,我才是值得交的朋友。陈志强他妈妈惨了,她大嘴巴被投诉了,医院把她调到其他地方去了。她原先呆的地方还有外国人给小费呢,每个月拿的钱比工资高多了。”

陈凤霞听着,估摸着这是高级私立医院,说不定还有外资背景。

看样子那位吴若兰的家庭条件不错,不然他妈妈也进不了这样的医院看病。

只可惜呀,再好的条件碰上家暴的男人也不行。说不定哪天就被打死了。

郑明明还在小得意:“我倒是觉得她活该。人家又没惹她,干嘛非得说让人不痛快的话。人家不生气才怪。我就从来不说。”

陈凤霞笑着夸奖女儿:“很好,我们明明可比妈妈聪明。”

她也知道这个道理呀,可是好多时候,她都忍不住。

女儿可真是比自己强千百倍。

她伸手戳戳怀里头小儿子的胖脸蛋,认真地告诫:“你可得好好跟你姐姐学。”

小胖子立刻扭着小脑袋,小屁股都撅了起来,赖在妈妈身上不肯下来了。

郑明明真情实感地发愁:“妈妈弟弟这样子,会不会从小猪猪长成大猪猪啊?”

小猪猪还是比较可爱的,大肥猪就算了吧。

她想到大肥猪,就想到过年的时候杀年猪。

陈凤霞乐不可支:“没事,以后等他走路稳当了,我们就天天让他跑步。”

儿子眼睛立刻瞪得圆溜溜的,像是受了惊吓的模样。

母女俩笑的不行,哎,你还听懂了啊。那跑步日程就早点安排上吧。

晚上郑国强回来的蛮早,还帮着妻子卖了一会儿豆乳蛋糕。

这是陈凤霞搞出来的新品种,拿内酯豆腐做蛋糕,玩的噱头就是热量低,吃了不会长胖。

这一手她还是上辈子看儿子做给准儿媳妇吃的。

儿媳妇爱吃甜食,又担心胖了拍婚纱照不好看。儿子就从网上学了这个做给她当早饭吃。

可见男人就是再忙,只要他有心,就能挤出时间来为爱人做事。

陈凤霞上辈子享受不到儿子的服侍,现在却能靠这手甜点挣钱,也挺开心的。

这个豆乳蛋糕一份成本不到两块,卖出去五块钱却次次被人抢得一干二净。

她推出一个多礼拜,就没有卖不完的时候。

郑国强过来帮忙,陈凤霞跟女儿就轻省多了,也能稍微歇下来喘口气。

郑国强一边忙手上的事,一边看着正在拿乒乓球逗自家儿子的老李头,惊讶地问妻子女儿:”你们还会雇长工啊?”

这老头子多夹生,居然还帮忙照应他儿子了。

陈凤霞将一份蛋糕配上奶茶递给客人,随意地扫了眼,理直气壮:“你看我们谁有空管他?也就是小骁最闲了。哎,你今天回来的倒早。怎么,晚上他们不吃夜宵了?”

“下午不是下雨嘛,晚上吃一顿差不多了,我就先回来了。”郑国强瞧着心情不错,眼里都带着喜色。

陈凤霞看他,心里头好笑:“说吧,到底什么事,叫你火急火燎地跑回家。”

郑国强可不承认,语气正直的不得了:“我能有什么事啊,我不是怕你们忙不过来嘛。”

陈凤霞鼻孔里头出气,也不理睬他。她要他吊胃口?狗肚子里藏不住二两油的家伙。

果不其然,等到街上的钟声敲响八点,活动中心的客人渐渐散去,老李头将小郑骁还给郑国强,又喊郑明明跟他打了局乒乓球后,郑国强一边逗弄咿咿呀呀的儿子,一边故作不经意地开了腔:“马兴元今天跑去食堂找我了。”

陈凤霞挑高眉毛:“他找你做什么?”

这人无利不起早,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郑国强脸上的笑意已经压抑不住,眉毛都要飞上天了:“能有什么事啊,找我买房子呗。”

陈凤霞“啊”了一声,愈发惊讶:“他不在银行干了,改行销售房产了?”

不会啊,上辈子这人可是在银行一直干到退休的。而且他一辈子得意自己公家人的身份,应该看不上房产销售这种事。

郑国强直接笑出了声:“就是在银行,所以他才找人买房。”

银行在房地产界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没有银行的话,房地产界根本玩不转。

这个时代的银行玩得更大,它们自己也是下场的玩家。

结果国家政策一缩紧,被硬吹出来的房地产神话全是泡沫,开发商找不到下家接手,纷纷倒闭跑路。剩下一地鸡毛,跑不掉的银行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冤大头。

呆账坏账烂账搞得银行焦头烂额,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马兴元所在的银行还算运气好的,因为开发商抵押的房子好歹建了起来,就是有价无市没卖掉而已。

也亏得没卖了,不然跟上元县,一样开发商拿着卖房款跑了,银行更加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郑国强感慨:“银行不好好干金融,跑来做生意,不吃亏才怪。”

陈凤霞在心里头念叨,何止银行啊,现在哪个不做生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看到老年活动中心现在都直接敞开门做买卖,公开收夜市摊位费了嘛。

当然,给出的名头是卫生管理费,一晚上不管生意好与坏,来这边的

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