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多一份兼职(二更合一)(2 / 2)

加入书签

重生一回,他们还是自己的孩子,真好。

母子三人做完了中午的生意,就收工回家。下午老师有事,所以上机实操课取消了,陈凤霞刚好可以带女儿去医院。

临走的时候,卖水果刨冰的摊主还特地给了他们根香蕉,点名是给小郑骁的。

为啥?因为鸡笼里头的小孩实在太好玩了,不少客人是特地为了看摇摇晃晃的小家伙才特地过来的,顺带着也给大家增加了不少生意。

陈凤霞抱起了小儿子,笑道:“哎呀,我们小二子也会自己挣吃的了。”

小胖子咯咯直笑,两只胖胳膊挥舞着,神气活现的不得了。

郑明明在旁边大声宣布:“我们一起加油!好好挣钱。”

旁边的音像店里头正播放一首老歌:“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

郑明明跟着唱了起来。

她没什么音乐细胞,音色平平无奇,调子也错了。

陈凤霞听得在心里头直笑,感觉就这方面而言,女儿还真不如自己,文艺细胞估计都被学文化给占干净了。

郑明明却兴高采烈,抓紧了弟弟的胖胳膊宣布:“妈妈就是我们家的篱笆,我们是三个桩,三角形最稳定了,不会变形。”

陈凤霞被女儿的话给逗乐了,她搞不清楚三角形是不是最稳定的结构。不过家里就四口人,除了自己,剩下丈夫跟两个儿女刚好三个人啊。

她笑着接话:“好,我们也做幸福的一家人。”

远远的,那歌还在唱:“人生道路又漫长,谁也难免遇到忧伤。只要你我热心相处,懦夫也会变成金刚。……”

哎,唱的真不错。

这回还是他们到家早,陈凤霞拿家里剩下的米饭加了鸡蛋跟鸡肉丁还有泡菜一块儿抄了蛋炒饭,还在骨头汤里下了大白菜,招呼女儿先吃饭。

然后她又给小儿子弄了个蛋花面糊糊,好让才冒出几颗乳牙的小东西填饱肚子。

哎,有灶台就是好,烧饭做事都方便。

小郑骁却急得不得了,一个劲挥舞着小手指着香蕉,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陈凤霞哭笑不得:“哎哟,你还怕你亲妈贪污了你的香蕉啊。稀罕的你哦。”

她伸手拿了香蕉,准备用勺子刮给这小家伙吃,却发现女儿的眼睛也在偷偷看香蕉。

陈凤霞这才猛然反应过来,哦,现在香蕉是稀罕货。

因为眼下物流不发达,香蕉不容易贮存,从广西海南这些地方运过来相当不容易,江海市面上见的少,价格自然也贵。

陈凤霞懊恼地一拍脑袋,哎哟,她还以为香蕉跟20多年后一样,是比苹果更便宜的水果呢。

人家这是看她带着两个娃娃,才特地给的香蕉。明天自己必须得给回礼,不然就不成样子了。

不过香蕉都拿回来了,那就吃吧。

她将香蕉一掰两断,递了一半给女儿:“明明你吃。”

剩下的,她好笑地看小儿子:“好了,别着急,妈喂你。小东西。”

小二子这才心满意足,欢欢喜喜地享受妈妈的服侍。现在妈妈都不怎么喂他饭了,每次都让他自己吃。

陈凤霞刮了小半个香蕉,一抬头,看见女儿正在规规矩矩的扒炒饭,桌子上还剩了一截香蕉。

她不由得奇怪:“明明,这香蕉不好吃吗?”

闻着倒是挺香的。

郑明明摇头,认真道:“好吃。”

陈凤霞更加奇怪:“那你干嘛不吃掉?”

才半个香蕉而已,总不至于吃不下吧。

谁知女儿认真地看着自己:“你跟爸爸还没吃啊。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东西要共同分享。”

陈凤霞一愣,心里头窝窝的,说不清楚是个什么滋味。

她想说自己不要吃,香蕉有什么好稀奇。

可是最终她伸手摸了下女儿的脑袋,笑着点头:“好,妈妈吃香蕉,妈妈吃,这个剩下的就给爸爸。”

郑明明这才心满意足地笑了,扒完了炒饭之后,又开始喝汤。

陈凤霞也自己盛了碗蛋炒饭,就着骨头汤里捞出来的白菜叶子呼呼啦啦地吃正餐。

从一大早睁眼开始,她就把时间过成了战争年代。中午就随便对付了两口寿司,这会儿她真是饥肠辘辘。

一大碗蛋炒饭下肚之后,陈凤霞才感觉心中不发慌了。

都说当农民苦,可眼下她比起在村里当农民,就连大忙的时候也不过如此了吧。

陈凤霞喝了口白菜汤,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

她现在真心明白什么叫过劳肥了。人累狠了可不是得拼命吃东西。嘴巴比肚子快,感觉饱的时候,早就吃过头了。

郑明明也一本正经地强调:“今天的蛋炒饭真好吃,白菜汤也好喝。嗯,香蕉很甜。”

口气活像作文写总结。

陈凤霞看了女儿一眼,在心里头偷笑。等着吧,姑娘,再过不到十年,你就要天天喊着减肥了。

母女俩准备收拾碗筷的时候,外头响起了三轮车的声音。

陈凤霞伸长脖子张望,前面推着车子过来的可不是自家丈夫吗。她露出了笑脸,招呼人进屋:“回来啦?”

郑国强脸上的笑容却有些勉强,只闷闷地应了句:“嗯。”

陈凤霞站起身,要套围裙:“还有碗饭,我也给炒个蛋炒饭吧,蛋要焦点儿还是嫩点儿?”

蛋炒饭这玩意儿得现炒现吃最香,不然散了就不是那个味儿了。丈夫爱吃泡菜,刚好有泡过性的,再夹点泡菜,吃起来有味道。

郑国强抬手示意她:“你别忙,有吃的,东西没卖完。”

陈凤霞惊讶了:“没卖完?”

郑国强摇摇头,表情苦涩。就跟他想的一样,奶茶加薯条带起来的热度就是一时的。

尽管在他看来,一份薯条加奶茶两块钱,再搭份饭菜才三块,怎么着也是后者划算。

可偏偏人家就是连多一块钱也舍不得掏。

今天的盒饭只卖出了一半,真是叫人难堪。

“而且我觉得吧,过不了两天,奶茶跟薯条也卖不出去了。”郑国强声音闷闷的,“他们跟我们一样,不舍得花钱。”

陈凤霞微微皱起了眉毛,这还真是难解的困局。

郑明明看父母的脸色不对,赶紧递香蕉给爸爸:“爸爸,吃这个,香蕉好甜。”

郑国强勉强笑了笑,心不在焉的:“你吃吧,爸爸不吃。”

陈凤霞皱眉头,强行将香蕉塞到了他手上:“你儿子女儿留给你吃的,你吃。算了,你也别着急。晚上别过去了,看看东西,再搭配一下。今晚咱们就在活动中心把盒饭卖掉,东边不亮西边亮,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呀。我马上带明明去中医药大学扎针灸,你把晚上要卖的东西准备一下吧。”

郑国强一愣,旋即为难:“我不会弄那个什么寿司啊。”

“哎哟,简单的很,就是包好了饭团再切一下。你当兵的时候不还是司务长吗?这点儿小事还难得到你?”

陈凤霞叽里呱啦说了一通,一开始她还连笔带画,到后面她猛抬头,发现丈夫还是一脸懵,顿时又要压不住心里头的火气。

“我前面做的时候你就没看一眼?”

这人的破毛病要她怎么讲啊。

以前还在厂里跑供销的时候就这样。明明车上往往只有他跟司机两个人,跑了那几年,他居然不晓得学车子。

后来厂子不行了,他有朋友跑出租车,想喊他一块儿两个人搞一辆车。那几年出租车多挣钱啊,人家是把挣钱的机会送到他面前来。

结果他不会开车。

朋友都不可思议:“你坐在车上这几年,看也该看会了啊。这又不是什么难事。”

他偏偏就不会。他坐在车上跟人吹牛皮倒一头劲。

陈凤霞真是想不发火都难。

家里头已经这样子了,他还跟个大爷似的,什么都指望她。

她体谅他辛苦,小儿子她带。她就不辛苦了吗?她带孩子的时候就不挣钱了吗?

他今年35岁,已经是有两个孩子的爸爸了。还当自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吗?

孩子她带,主意她拿,完了有什么不好,他就满脸无辜,活像这是她一个人的家一样。

大女儿才9岁,眼里头都有活,晓得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加油。

他呢,还把自己当成宝宝吗?那谁还不是个宝宝啊?

天底下真有这种人,没少爷命,一身的少爷病!

陈凤霞闭了闭眼睛,直接扭过头去。她不想再跟这人吵架,她已经懒得再讲任何话。

郑国强看着妻子冷淡的神色,面上讪讪的,直接招呼女儿:“走,明明,爸爸带你去扎针灸。”

郑明明生怕父母吵架,直觉两人分开就吵不起来了,赶紧跟上:“噢。”

唉,爸爸妈妈真是太平不了两天就会吵架。

现在是什么情况?就跟书上写的诗那样,山雨欲来风满楼吧。

算了,弟弟,你跟我吃点亏吧。我负责安抚爸爸,你也想办法让妈妈消消气吧。

还不会说话的小郑骁吐出了一个泡泡。

陈凤霞看着丈夫落荒而逃的背影,再看着怀里头吐泡泡的儿子,才狠狠地啐了一口,咬牙切齿地叮嘱小儿子:“你将来可千万别学你爸爸。”

谁跟了这种人,都要受一辈子的罪。真搞不懂自己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

她开了小收音机,让小二子自己听里头的声音,她好空出手来干活。

专家们都说想让小孩早点开发语言功能,就得给充足的声音刺激。

她抽不出空来,一直陪着儿子说话,就只好让小东西跟着收音机学讲话啦。

谁知道收音机刚打开,里头就传出了他们在街上听到的那首老歌《世界需要热心肠》。

陈凤霞一边忙着点火煮饭,一边跟着哼哼:“人生的道路多曲折,人生道路又漫长,谁也难免遇到险阻,……一句知心的话语,也许胜过万钧雷霆,一声亲切的呼唤,能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哼着哼着,她自己都感觉哪儿不对劲,最后忍不住笑骂了一声:“呸,还知心的话语,亲切的慰问呢,气都被气死了。”

偏偏收音机里头还在唱:“干旱的土地需要泉水,幼小禾苗需要太阳。……”

陈凤霞抱起自己摸着墙根学走路,结果摔倒了就会呵呵傻笑的小儿子,帮他拍了拍身上的灰,然后摇头:“你爸爸呀,估计也就是你哥了。”

能怎么办呢?人家嫁人就变成了大女儿,丈夫老婆孩子一块儿疼一块儿宠。

到她这里,丈夫反而成了她的大儿子,还得她手把手的教。

她这上下两辈子,都不是享福的命。

小胖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妈妈的话,就跟着收音机摇头晃屁股。

歌里头唱的是:“为了一切都美好,世界需要热心肠。……”

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