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章 珠玉在前(2 / 2)

加入书签

毕竟是地广人稀的荒漠地带,完全依靠国朝的转移扶持!

“镇西王,西凉军朕确实是亏欠了他们啊!”

赵元开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拟了一道圣旨下去。

由国仓转移粮草十万,布匹五万,即刻运送到去西凉边关,告慰镇守大汉正西国门的十万西凉铁军!

此外。

赵元开还批阅了由工部和兵部联合启奏的关于在岐山帝陵之后修建埋骨大汉烈卒的忠勇陵!

之前在亲征之时许下的关于厚待大汉烈卒的相关条例也在草拟成了法令,盖上了国玺,正式颁发!

但凡烈卒之家,封忠勇户,免三代赋役!

忙!

是真的很忙!

穿越至今,赵元开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帝王的日理万机!

如今他的基本盘还不算太大,但单单批阅奏章,就让他忙的一刻都不能停歇!

好在青忧一直在伴在君侧,研磨掌灯,赏心悦目!

这一连三日。

赵元开基本上就是太极殿和宣室殿两点一线的跑着。

法令是一条接着一条,革新是一举跟着一举!

整个国朝武,大汉的所有吏员体系,被赵元开全面统筹盘活了起来,各级官吏人人都有任在身!

而赵元开初步战略之中的先乱国再定国的战略优越性也彻底的显露出来了。

他以乱开局,以国朝武力平定战乱,但凡跟长安唱反调的地方贵族诸侯一并镇压,这让后续的法令推广变得无比的顺畅!

再加上初步规划是以中州为试点,天子脚下,政令同达,效果更是高的出奇!

而最重要的一点。

法令,就是制度!

作为华夏二十一世界的精英高知和顶级高管,赵元开无比清楚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效的、体系化的制度是多么重要!

中州。

河内郡,太守府。

曾经潦倒穷困半辈子的徐玄安,如今授任一郡太守,治理一方。

尽管已经穿上了大汉太守吏服,但徐玄安里衬之中的那一件布满了百家布补丁的书生长衫,却依旧穿在身上。

此时的他站在太守府前,笔直屹立,面朝长安。

那位为了支持相公苦读不放初心、从富贾千金委身务农苦妇的胡小翠,而今终于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青丝盘起,面容干净,但被穷苦生活摧残所留下的岁月痕迹,却永远的留在了她的脸上。

“相公,而今都当了太守了,怎么还穿着这件衣服啊?”胡小翠问道。

抬眼之间,尽是满意和迷恋。

这个男人,她没有看错。

终于出人头地了。

徐玄安转过身来,将早已不见往日美貌的糟糠之妻揽入怀中,而后理了理太守服之内的那件长衫,道:

“这衣服是娘子从徐家村的几十户平民家中讨来的数百块布料拼接做出来的,是百家衣,穿在身上就如同将这河内的数十万百姓肩负在身上!”

“娘子,这衣服相公是永远都不会脱下的!”

“当今天武帝励精图治,仁政爱民,是国朝八百年来前所未有的明君,我更是不能辜负了陛下的厚爱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